1. 总而言之
对《西游伏妖篇》,众人褒贬不一。
看到那些嚷嚷着说不再欠周星驰电影票的言论,我就气不过。光凭影片前半部分,强烈的周星驰风格和爆裂的视觉特效,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好嘛。
这部电影承接《西游降魔篇》,是续集之作。徐老怪导演,将“喜剧和西游”这个星爷的内核,套上他的巅峰特效,着实惊艳。
“降魔篇”和“伏妖篇”二者免不得一个比较。“降魔”的故事很简单,玄奘收服三个妖怪徒弟。一路驱魔,玄奘成长,他和段小姐的爱情也从相识到快要建立,然后彻底破碎。故事完整,脉络清晰,玄奘和段小姐串起了三段式小故事。没有突兀和旁支琐碎。
而“伏妖篇”,大概梳理一下,可知主要的剧情块有:玄奘做梦;圣僧驱魔团小型表演秀;大闹蜘蛛精;造访比丘国;小善离间师徒;决战九宫真人。
每一块都可圈可点。下面具体聊聊。
2. 先说唐僧
与我同看电影的家人,表示故事不如《美人鱼》和《西游降魔篇》。其实,主要问题还是出自对人物的认同上。
86版电视里的唐僧,与原著小说,严重不符。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,唐僧唯唯诺诺、搪塞推责、自私自利,佛法不如孙悟空,修行也远没有猴子强,慈悲心见得少,蛮狠不讲理倒是很多,而且,唐僧的世俗心很重,面对官场永远低一个姿态。这才是真实的唐僧。
《西游伏妖篇》电影5000字影评
而86版电视里的唐僧,一副道德完美、佛法精深的模样。与原著小说相去甚远。但是我们至少有两代人,受“86版西游”荼毒之深,误以为,吴承恩笔下的师徒便是这般模样。
承接《西游降魔篇》及原著小说,可推知唐僧的真实人物形象。他无能,自私,懦弱,欺软怕硬,仗着一嘴紧箍咒就让孙悟空做东做西,有时为了防止孙悟空做大,故意亲近猪八戒,以此来制衡团队。
只有谁更接近真实及原著呢?
无疑是周星驰。是《西游降魔篇》和《西游伏妖篇》里的唐僧。
“伏妖篇”里的唐僧,能屈能伸,有声有色,欺软怕硬,爱钻小空,动不动就虚张声势,会利用孙悟空制衡猪八戒,利用一本“儿歌三百首”和“如来神掌”吓唬众人。委实,一个市井俗人,有着凡人的一切本心和利欲。
所以,接受不了唐僧这个形象的,可以去重温吴承恩了。
3. 孙悟空
妖,毕竟是妖。
一个妖中之王,法可齐天,在定海神针和火眼金睛的加持下,正欢腾地喝酒作乐,为所欲为,被人一巴掌摁在一个洞窟里,逃无可逃。每天吃铜汁,喝铁水,五百年来,连一根香蕉都没吃过。
换做是你,你恨不恨,怨不怨,怒不怒?
然后呢,带着这几百年的怨恨愤怒出洞了,啪叽,又被一个如来神掌给拍地上了,还中了“儿歌三百首”的毒。堂堂齐天大圣,别人一唱歌,你就得跳舞,敢问,颜面何存?
妖中之王,沦落到成为别人的打手和徒弟,你怨不怨、恨不恨、怒不怒?
所以,孙悟空逮着机会就和唐僧玩玩“老鼠捉猫”的游戏,未尝不可。但事实上,孙悟空从未动过杀心,对唐僧。
在白骨精那一段,师徒反目,唐僧急唱儿歌,但孙悟空直接用佛珠封住唐僧的嘴。同样,孙悟空也完全可以趁唐僧睡着,掰断他的胳膊,让他使不出如来神掌。但是他没有这么做,说明孙悟空根本不想弄死唐僧。
唐僧不是笨和尚,孙悟空的阴狠毒辣及高智商也一直在线,师徒俩一直在合作演戏,一是为了渡小善,一是为了引出最终大 BOSS,九宫真人。
还有一个疑问,孙悟空既然可以封住唐僧的嘴,掰断他的胳膊,那他完全可以恢复自由身,为什么,还要跟着唐僧去取经呢?
本文标题:《西游伏妖篇》电影5000字影评